今天好志愿小编整理了10年6月毕业的的大专生能报考三支一扶吗相关内容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,一起来看下吧。
本文目录一览:

10年6月毕业的的大专生能报考三支一扶吗
可以的,一定要应届或历届毕业生,你今年毕业,有毕业证行的。、我给你简单说说:考试没有地域限制,外省也可以报考,全国都能报考,只是建议你不要最好报你当地,因为要从北方来南方或北方去南方,很多风俗和饮食习惯、气候地理环境都很难适应,而且以后想调回去也难,考试也没什么特别的条件,学历要求是全日制大专以上的。支农和扶贫没什么要求,支教要求已取得教师资格证,支医要求是医科
护理类毕业的大学生,还有因为此考试主要是针对应届毕业生,所以毕业三年以上就不在招募的范围,不可以参加考试。我09年参加了考试,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,竞争较大,不比往年容易考,录取分数逐年增加。不过因为支农和扶贫没什么要求,所以竞争大;而支医和支教竞争相对较小。考试题目不难,而且只考一科,且不用考试。一般是五月份报名,六月考试。你可以关注江西人事网(
www.jxpta.com
),三支一扶就是考一科:行政职业能力测试。而且不用面试!和公务员考试时一样的,你去书店买一本这个书就可以了,全部是选择题,共120道,语文、数学、地理、历史都有。祝你成功,有机会可以探讨探讨。

报考海关公务员的条件是怎样的?
您好,中公教育为您服务。
公务员
报考条件:
(一)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;
(二)18周岁以上、35周岁以下(1976年10月15日至1994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),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(非在职)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(1971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);
(三)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;
(四)具有良好的品行;
好志愿
(五)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;
(六)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;
(七)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;
(八)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。
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,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。基层工作经历,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、国有企事业单位、村(社区)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。离校未就业高校比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(该基地为基层单位)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,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。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,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。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,在地(市)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,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,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10月底。
招考职位要求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的,报考人员应为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、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”、“三支一扶”计划和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”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。以上服务期满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10月底。
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,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,现役军人、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、服务年限不满2年(含试用期)的公务员、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,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,不得报名。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。
具体职位的报考条件还需要等到考试公告发布之后才能确定。
更多详情咨询公务员考试网(
#caoyang
)
如有疑问,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。
宁夏三支一扶主管部门
好志愿(https://www.haozhiyuan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宁夏三支一扶主管部门的相关内容。
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选拔工作的通知
各市(州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(人事局)、
财政局:
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《关于做好2010年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》(人社部发〔2010〕23号)精神和省委、省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,今年我省将继续采取统一组织考试的办法,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“三支一扶”和“进村(社区)”工作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目标任务
选拔15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扶贫工作;选拔2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村(社区)担任村(社区)主任助理工作。
二、报考范围及条件
(一)“三支一扶”
2010年应届毕业,持《择业通知书》,并按规定进行了登记注册的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毕业生。
(二)“进村(社区)”
2007年及以后毕业,持《择业通知书》,在择业期内尚未就业,且按规定进行了登记注册的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毕业生。
三、报名及资格审查
(一)发布通告
5月上旬,省、市(州)有关部门分别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通告,公布选拔方案等有关信息。
(二)组织报名
1、报名时间
2010年6月25日至7月5日。
2、报名地点
由各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自定。
3、报名方法及资格审查
各市(州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报名工作。毕业生按照报考条件,自愿选择“三支一扶”或“进村(社区)”项目。由本人持《择业通知书》、毕业证、身份证等证件原件及两张照片(近期两寸彩照)到生源市(州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指定地点报名。市(州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报考资格审查,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报名。
(三)毕业生原则上只限报考生源县的招考岗位。对个别因婚姻发生户籍变化的,凭结婚证、户籍证明及《择业通知书》等有效证件,可以在新户籍所在地参加报名。
(四)各市(州)于2010年7月10日前将《2010年甘肃省考试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报名汇总表》(附件2)、《2010年甘肃省考试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“进村(社区)”报名汇总表》(附件3)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考务办,经省考务办复核后,由市(州)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(人事局)发放准考证。
(五)准考证发放
准考证经市(州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盖章后生效,在考前一周内由生源地市(州)人力资源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发给考生。
四、考务
(一)考试组织
省、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牵头,会同财政、监察、自考等部门成立考务办公室,负责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。省自学考试办公室按照省考务办公室的安排,负责全省考试的考场编排、准考证印制、命题、制卷(对甘南州须准备藏文卷)、试卷保管、阅卷及登分等工作。各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自学考试部门按照本级考务办公室的安排,做好有关工作。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、财政、监察部门对考试工作进行巡视监督。
(二)考试(笔试)内容
《综合知识》。具体内容包括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。总分值150分。
(三)考试时间
2010年7月25日上午8:30—11:30 。
(四)考场设置
以市(州)为单位分别设立考点,每考场30人。“三支一扶”、“进村(社区)”两个项目之间以及县(市、区)与县(市、区)之间的考生,原则上不能混编在同一考场。各市(州)考务办公室于7月19日前将考场编排情况表(附件4)报省考务办。
(五)考试费用
组织考试的工作费用,由省、市(州)财政分级负担,不向考生收取。
五、指标分配及安置办法
(一)指标分配。省人社厅根据各市州岗位需求及毕业生人数等情况,分解下达选拔指标(名额分配见附件1);各市(州)必须在组织报名前将指标分解到县(市、区),并向社会进行公布,同时上报省考务办。
(二)初选、体检、公示。各县(市、区)人力资源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按分配指标及考试成绩,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,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,然后参照新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体检,经公示后上报市(州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(人事)部门复核。
(三)审批、培训、上岗。“三支一扶”人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;各市(州)须在8月10日前完成有关材料的审核上报工作。“进村(社区)”人员由市(州)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批,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。
“三支一扶”项目分配指标末位考试分数出现并列时,由各县(市、区)采取加试方法确定人选,不再追加指标。“进村(社区)” 项目分配指标末位考试分数出现并列时,由各县(市、区)采取加试方法确定人选,或由市(州)上报省考务办统一调剂解决。
两个项目最后确定的人选,分别在“甘肃人事编制信息网”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。公示结束后,不影响录取的,正式发文通知各市(州)。
经批准录取的人员,按照甘人通〔2007〕55号、甘人通〔2006〕61号和甘人通〔2009〕15号等文件的规定,组织岗前培训,安排工作岗位,落实工资(补贴)政策,于9月底前全部安排上岗。
六、工作纪律
1、严格纪律。招录工作要坚持“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”的原则,该公开的一律公开,增强考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。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,要严格遵守选拔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,严肃工作纪律,严格工作程序。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,必须严肃处理。
2、加强监督。各级纪检、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,对招录工作的重要环节,可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参与监督。
3、狠抓落实。各市州要严格执行省上有关政策规定,不得变通和另行制定加分等政策。要加强协调配合,认真落实有关要求,确保按进度完成工作任务。
七、检查验收
选拔工作完成后,由省人社厅会同有关部门,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验收,并书面报告省政府。
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,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。
附件:1、《2010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和“进村(社区)”名额分配表》
2、《2010年甘肃省考试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报名汇总表》
3、《2010年甘肃省考试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“进村(社区)”报名汇总表》
4、《考场编排情况表》
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
以上就是10年6月毕业的的大专生能报考三支一扶吗全部内容,更多相关信息,敬请关注好志愿。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志愿:
www.haozhiyuan.com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